
邁向“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的知識產權發展機遇在何方?圍繞這一問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業界代表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一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專題論壇”上發表真知灼見,為推動粵港澳合作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建言獻策。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節點、在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的重要階段舉辦專題論壇,共商粵港澳知識產權創新合作大計,展望大灣區發展美好未來,意義重大?!睆V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局長麥教猛一語道出了此次專題論壇的重要性。
據了解,此次專題論壇是今年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的主要活動之一,也是粵港澳攜手打造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高地的一大重要舉措,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知識產權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香港貿易發展局、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創辦十年來,為全球專家學者、知識產權業界代表和商界領袖提供了一個探討亞洲知識產權發展的交流平臺。
立足優勢促合作
同心粵港澳,攜手大灣區。近年來,在粵港澳三地的助力下,大灣區立足資源優勢,全面深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領域的交流合作,持續優化區域創新環境,逐漸發展成為全國創新、人才、技術等要素富集的高地。
“廣東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連續八年位居全國首位,多項重要知識產權指標持續領跑全國,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睆V東專利代理協會會長、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傳鑫介紹,近年來,廣東省統籌推進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機制,通過聯合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和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開展三地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協作等全面深化知識產權創新合作。截至目前,粵港已累計開展知識產權合作項目292項,粵澳累計推進合作項目64項。
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跋愀蹞碛型晟频闹R產權保護制度、法律制度和高度發展的服務業,在大灣區發展中享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毕愀厶貏e行政區政府知識產權署署長黃福來表示,香港將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大灣區發展機遇,打造知識產權國際貿易平臺,把國際資金和技術“引進來”,讓新產品和服務“走出去”。
“今年9月發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卑拈T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子慧指出,澳門將繼續與粵港深化知識產權領域交流合作,壯大專利密集型產業,加快提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國際競爭力,有力支撐澳門—珠海極點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引領作用。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的先后發布,擘畫了未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也為大灣區知識產權事業改革發展明確了指引?!丙溄堂捅硎?,希望粵港澳三地繼續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創新合作、保護合作、運用合作,持續探索制度機制創新,培育發展灣區知識產權市場,打造創新合作新品牌、保護合作新高地和運用合作新典范。
搶抓機遇謀發展
“十四五”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展望“十四五”,粵港澳三地將如何搶抓“雙區”和橫琴、前?!皟蓚€合作區”建設機遇,為推動灣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建設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保障高水平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要站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全面謀劃部署?!眹抑R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韓秀成深入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及定位,建議通過打造保護高地、運用知識產權制度高水平創新、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等多措并舉實現灣區高質量發展。
香港知識產權署香港中小企知識產權咨詢服務顧問楊先恒通過對比內地與香港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方面的異同,列舉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協同互補發展的關鍵點。他表示,希望依托法律法規的高效運用與實施,進一步加強粵港澳知識產權從業人員信息互通,為灣區知識產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項重要任務?!焙聜黯翁岢?,要以全球視野深化推動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認互通工作;探索粵港澳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錯位合作發展模式,推動粵港澳三地知識產權跨境轉移轉化;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離岸知識產權轉化運營平臺等,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優化大灣區產業布局、促進均衡發展、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全國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之一?!丙溄堂捅硎?,在粵港澳三地的通力合作下,大力推動知識產權合作發展,必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為大灣區美好未來畫卷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本報實習記者 薛佩雯)
?。ň庉嫞汉顜X)
?。ㄖ袊R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